新闻详情
代表委员热议数字化传播与叙事能力培养:创新叙事体系,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

图片

▲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上,外国游客“聆听”国宝文物的中国故事。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


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其中,关键就在于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,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。

此次全国两会,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国家发展的信心,代表委员履职带来基层鲜活的民意,这些场景无一不在讲述一段饱含着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的中国故事。讨论交流中,代表委员聚焦数字化传播背景下创新叙事体系建言献策——譬如,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从而支撑起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;创新传播手段,构筑自信内核,提升国际传播效能;更要开拓视野、提高思辨能力,增强历史自觉、坚定文化自信,培养出有能力、有自信、更有家国情怀的中国故事叙事者。

古老文字焕发数字时代新风采


今年2月印发的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提出,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“五位一体”深度融合。


这一表述在全国人大代表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看来,为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。因为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,不应该只是当下的、即时的、快餐式的,它也需要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支撑。“然而,我国历史文献在数字化传播方面还存在语言不通的障碍,直接影响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。”


梅兵说,文字信息的传播高度依赖字符集这一基础支撑平台,然而国际标准电脑字符集的中国古文字是缺失的。特别是出土古文字,在数字平台上呈现的方式有两种,以出土时字形呈现的称为原形字,用现在通行楷书转写后的称为隶定字。前者致力于呈现古文字原貌,后者则有利于数字化传播与阅读理解。遗憾的是,原形字在目前通用电脑字符集中完全处于空白,隶定字也有相当大比例处于盲区。


“空白与盲区,导致无法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处理和传播。”梅兵认为,亟需让故纸堆里的古老文字焕发数字时代的风采。原始字形本身就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与审美价值。“汉字是三种最古老文字之一,也是其中唯一传承使用至今的文字。其他两种已在标准字符集中编码,而一批富有价值的古汉字却被标准电脑字符集关在门外。”


针对传统文献网络阅读中的“开天窗”现象,梅兵建议,重视中文字符集建设,加强整体规划和协调管理;此外,还要争取让更多国内外技术企业共同支持与参与编码工作,加强中文字符集的国际影响力与通用性。


内容为王、情感共鸣是讲好故事的密码


新的传播载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拿起手机、相机,以优质内容讲好中国故事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、上影集团编剧王丽萍对此感同身受。近年来,她编剧的多部作品代表中国电视剧成功“走出去”,被翻译成斯瓦西里语、阿拉伯语等在多个国家主流电视台热播,内容为王与情感共鸣是海外高收视率的密码。

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,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,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更好地汲取智慧,走向未来、走向国际。他建议,要抓好中小学历史教学,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,启发学生开拓视野、提高思辨能力、增强历史自觉、坚定文化自信。


历史教学通常采取国别史、编年史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章节内容,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,有教学方式单一、引导不够、思辨不足等倾向,老师授课仅靠“一本教材、一支粉笔、一张嘴”,鲜有启发式讨论互动。


这样的教育方式,对于培养讲述中国故事叙事员是远远不够的。权衡认为,历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、与现实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学问。他建议,转变教学观念,培养学生增强通过历史连接现实的能力;还可以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增加田野调查、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比重,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历史现场,将知识从课堂转向田乡;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资源,策划和组织高校、社科院专家走进中小学历史课堂。